任正非的“灰度”管理思想从哪里来的?
所谓的灰度,既是他的世界观,也是他的思维方式,同时也是他的方法论,三者构成了任正非的灰度管理哲学。
文3800字|阅读约10分钟
作者 | 吴春波,华夏基石领衔专家,中国人民大学教授、博导 来源 |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精选集《用企业文化提升经营绩效》,点击“阅读原文”了解图书详情 管理培训咨询业务合作 | 010-62557029,13611264887(微信)
01
任正非的“灰度认知”
1.企业管理的正确思想从实践中来
毛泽东有一段话非常经典: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?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?不是。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?不是。人的正确思想,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,只能从生产斗争、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……
按毛泽东这段话可知,“思想”是从“实践”中来的,是从“感性”飞跃为“理性”。我曾经在一篇文章写了四句话,总结了任总的认知来源:
其一,读万卷书。读万卷书是一个认知过程。
其二,行万里路。行路也是一个认知的过程。
其三,与万人谈。吸取别人的能力。
其四,干一件事。做事情要聚焦,就是干一件事。
任总认为总结的还可以,但是他跟我说,这四句话不要给基层员工讲,基层员工不能读“万卷书”,基层员工要读“万遍书”。
2.企业不产生理论,但是企业家必须有思想
正确的认知也需要一个重要的过程,“企业不产生理论,但是企业家必须有思想”,这个思想就是你的价值观、世界观,就是你对于未来,对你企业的经营管理、人力资源、企业中的人的一个把握。任总有一段很经典的话:
“方向大致正确,来自于企业家的思想正确;企业家的思想正确,来自于对企业的正确认知;没有正确的假设,就没有正确的方向;没有正确的方向,就没有正确的思想;没有正确的思想,就没有正确的理论;没有正确的理论,就不会有正确的战略。”——《任总与Fellow座谈会上的讲话》(2016)
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他的思想、思想的延伸以及思想的最后形成,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。
“管理是实践的艺术”,但是这种实践需要指导。指导有可能是来自于理论指导,或可能来自于教科书的某种理论指导,或者咨询公司的指导,还有可能是来自于企业家自身思想的指导,然后就有一个化风为雨的过程。把思想的云变成实践的雨,来经营管理我们这个社会、管理我们的企业。
3.任正非用灰度认知管理的世界
很难概括任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,我眼中的任正非,是游走在黑与白之间一个灰度的人:既脾气暴躁,又能静水潜流;既铁骨铮铮,又柔情似水;既嫉恶如仇,又宽容妥协;既用兵狠,又爱兵切;既霹雳手段,又菩萨心肠;既悲天悯人,又收放自如;既恪守中庸之道,又明辨是非善恶;既霸气霸道,又谦卑谦虚;既爱财如命,又挥金如土;既内向羞怯,又外向张扬……。
我不知道用心理学的性格如何认知他,但作为企业家,他既这样又那样的,这就是灰度。他用灰度认知管理的世界,所谓的灰度,既是他的世界观,也是他的思维方式,同时也是他的方法论,三者构成了任正非的灰度管理哲学。他以此作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“思想工具”,并付诸于华为的经营管理实践,这就是任正非的灰度管理,或称为“灰度管理哲学”。
灰度哲学,既来自于华为的经营管理实践,并在实践中丰富和提升,又反过来指导华为的经营管理实践,同时接受华为经营管理实践的验证。
4.任正非的灰度观
任正非的灰度观最基本的思想,是在一篇文章里面。那篇文章是集大成的,讲了领导人素质、方向、开放与灰度、妥协与灰度、假设与灰度的关系。其中讲到:
▶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、节奏。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。
▶一个清晰方向,是在混沌中产生的,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,而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,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,并不是非白即黑,非此即彼。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,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,在一段时间的和谐,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,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。
▶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。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,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,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者,都懂得恰当时机接受别人妥协,或向别人提出妥协,毕竟人要生存,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。
▶灰度是常态,黑与白是哲学上的假设,所以,我们反对在公司管理上走极端,提倡系统性思维。
▶或许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,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什么是错误的,在错误的边界之外,我们就一定走向正确的方向。
02
任正非的灰度管理在华为的应用
第一,灰度看人性,就必须摒弃非黑即白、爱憎分明、一分为二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模式。
他讲华为的干部政策应该灰色一点,路归路,桥归桥,不要把功和过搅在一起,不要嫉恶如仇,不要黑白分明,也不要排斥一些假积极。他有一个重要的观点:在华为能够假积极五年就是真积极,真积极固然值得肯定,假积极更值得同情,夹着尾巴做人更难。
最近我写了一篇文章谈任正非的英雄观。三十年成长中,华为看待英雄有三个阶段:1987年-1997年,是“呼唤孤胆英雄”。1998年-2013年,1998年是基本法定稿之年,2003年华为在消灭英雄,一直在提倡“无为而治”。“英雄”这个词在这个阶段消失了。但是从2014年一直到现在,华为又在呼唤群体英雄,“遍地英雄下夕烟,六亿神州尽舜尧”,特别强调集体主义下的个体英雄主义。
第二,以灰度洞察未来,制定战略和目标。
未来到底怎么样谁也无法预测,但是任正非通过自己的灰度哲学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——方向大致正确,组织充满活力。
对任总的“方向大致正确、组织充满活力”,有的人质疑“大致”这两个字。我想说明一下,“大致”蕴含的是一种谦虚,华为的战略方向基本上都是正确的,当然有犯错误的地方,只要我们保持大致正确的方向,组织充满活力就可以应对。华为能够长期保持战略方向的“大致正确”,重要的原因是任正非的灰度管理哲学,“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于灰度、妥协与宽容”。以内部规则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、以过程的确定性应对结果的不确定性、以过去和当下的确定性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、以组织的活力应对战略方向的混沌。
第三,以灰度看待企业中的矛盾关系。
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着大量相互矛盾和相互制衡的关系,如激励与约束,扩张与控制,集权与扩权,内部与外部,继承与创新,经营与管理,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,团队合作与尊重个性等等。这些矛盾关系构成了黑白两端,对企业来讲像绞索一样在折磨着企业家,逼迫企业作出极端的选择。
任正非以灰度观来看待和处理这些关系,不走极端,不玩平衡,对内外部关系作出智慧的决策,其核心就是依据灰度理论,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,抓住牛鼻子,将这些矛盾变为公司的发展动力。这就是灰度处理办法。在华为发展历程中,任正非一直强调的“乱中求治”与“治中求乱”,是其灰度发展观的体现;而“深淘滩,低作堰”则是处理内外部关系的灰度准则。
第四,以灰度培养选拔干部,培养领导力,把灰度作为高层管理者的任职资格。
“开放、妥协、灰度是华为文化的精髓,也是一个领导者的风范,领袖就是掌握灰度。”这句话很经典,华为一直讲要宽容“歪瓜裂枣”。《华为人报》曾把“裂枣”写成“劣枣”,被任总坚决地纠正过来了。“公司要宽容歪瓜裂枣的奇异思想——你怎么知道他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梵高,这个时代的贝多芬?”他强调对事旗帜鲜明,对人宽容妥协,高调做事,低调做人。干部放下了黑白是非,就会有广阔的视野和胸怀,就能够海纳百川,心存高远。
第五,以灰度把握企业管理的节奏。
任总一直强调,作为高级管理者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,必须紧紧盯住三个关键点:方向、节奏与人均效率。当企业的方向大致正确之后,经营管理的节奏的把握就成为领导力的关键。着急和等不及,与不着急和等得及的节奏把握,就是任正非灰度管理的最好体现。
方向与节奏是战略问题,人均效率是人力资源。华为的第一CHO就是任正非,华为的CEO是华为的人力资源部,把握方向、节奏与人均效率。华为各个部门的考核表考核内容都不一样,但永远有两个指标是相同的,一个是人均效率、一个是客户满意度。
关于节奏的问题,就是要别着急、等得及。“别着急,沿着正确的方向一点一点进,别折腾”。
我特别喜欢毛泽东给抗日军政大学的题词,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,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,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。”对企业而言,就是坚持大致正确的方向,随外部而变,随市场而变、随技术的变革而变、随客户而变。
第六,以灰度洞察外部商业环境。
对于外部商业环境,任总是以灰度的视角洞察的。他从来不抱怨外部商业环境的险恶,总是以乐观主义的态度评价宏观层面的问题。10年前,华为就把竞争对手称为“友商”,并把“与友商共同发展,既是竞争对手,也是合作伙伴,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,共享价值链的利益”,作为公司的战略之一。
妥协是灰度的前提,没有妥协,就没有灰度。任总自称是“拉宾的学生”:“以土地换和平”。“投降没有出路,从来亡国奴就是任人蹂躏。华为整个公司嗷嗷叫,不怕谁。我们有能力自己站起来,不做亡国奴。”华为不想做亡国奴,但是有的企业不得不做了亡国奴。
2022-04-14
2022-04-14
2022-04-13
您每点一次在看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